*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逆风而行的中山人㊳】检验科医生:他们与病毒“面对面”

发布时间:2020-02-10 来源:检验科

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对疑似病例快速确诊,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检验科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定点检测医院。检验科全体人员在科主任刘世国的带领下,克服困难,连续作战,在只有3名技术人员的紧张情况下,每天检测标本近200例,为打好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天完成实验室改造

因医院实验室存在一些硬件上的困难,接到省卫健委任务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检验科主任刘世国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由于任务急,时间短,又遇上春节假期和武汉封城,在设备和物资耗材筹备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在刘主任的精心组织及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下,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初步完成了实验室改造。

1月30日接到通知后,刘世国主任马上与岑千红主任协商将诚信楼13楼层流实验室改建为核酸检测实验室,并着手进行改造,同时联系解决检测设备及试剂耗材问题。当天下午装机完成,工程师调试好仪器硬件及程序。

 

1月31日中午,工程师及检验人员按照三级防护进入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工程师指导检验人员学习新冠核酸检测,并进行预试验。下午4点半,预试验成功。因当天已有80例左右患者需要做核酸检测,鉴于脱穿防护用品耗时,也会消耗医院不多的资源,所有人决定继续坚持一下,立即开始对病人标本进行检测。等到检测完毕已是深夜11点。所有人在防护服里连续撑了11个小时,中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我都快被憋晕了!”技师张畅说。走出实验室,几个人浑身被汗水湿透,口干舌燥,饥肠辘辘。

2月1日上午,正式开始检测工作,这一干又是到深夜11点半。之后,随着检测标本的增多,大家每天都检测到凌晨。

与病毒“面对面”作战

检验科PCR专业组有3名技术人员,分别是彭黎 、张畅和沈智俊,在刘世国主任的带领下每天轮流值班。

不同于普通检验项目,RT-PCR对操作技术要求高,被感染风险高,操作周期长,操作人员要实行三级防护,进去一次在密闭实验室至少要待4到5个小时,每次出来都是汗流浃背,脸上布满压痕和淤青,还有长时间穿防护服不透气而引起的湿疹,有时因实验未完成不得不忍饥挨饿,还要承受面对面与病毒接触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同时,核酸检测操作步骤繁琐,技术难度高,全程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操作中尤其是标本前处理和核酸提取阶段感染风险高,为了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刘主任经常和3位技术人员熬夜到凌晨才能完成检测,长期在密闭空间,闷热难耐,疲劳作战。为了尽量减少被感染风险,刘主任一方面指导大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另一方面嘱咐大家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克服家庭困难,坚决完成检测任务

技师彭黎夫妻俩都在一线,大年初四接到要做新冠核酸检测的通知后,她毅然将儿子送到公公婆婆那边,夫妻二人奔赴战场,每天只能晚上回家与儿子视频看一眼。好多次一聊起儿子,彭黎就红了眼圈。

年轻技师张畅家住香港路,她克服封城带来的交通困难,每天加班到半夜。因原有胃溃疡,自从开始核酸检测,经常在实验室一呆好几个小时,吃饭不规律,胃又开始疼起来,她每天忍着疼加班熬夜,彭黎老师看着心疼,常常在家里熬些小米粥、银耳汤或八宝粥带给她。

正在攻读在职博士的技师沈智俊女儿才出生四个月,接到命令要做核酸检测,他只能丢下老婆和孩子独自一个人搬到医院旁边住。想家人了,就在吃饭时或休息时一个人拿着手机翻着女儿的照片和视频,边看边笑。在职博士学业压力大,每天又有大量的检测任务,沈智俊常常是半夜做完实验,回家还要处理自己的学习工作,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2月2日,沈智俊前一天进行标本检测到凌晨,第二天又紧接着要完成180例的检测任务,在等候标本扩增的时候,因为太劳累,他坐在地上就睡着了。同事听到旁边有鼾声,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照片,真是让人既感动又心疼。

前不久,因一位运送标本的工作人员感染,刘世国主任和退休返聘的岑千红主任亲自上阵,穿上防护服,提着标本转运箱,在一楼实验室和十三楼实验室来回转运标本,并承担标本灭活的工作。

在如此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检验科人员没有一句怨言,“很累,但不能退缩。我们坚信,在医院领导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医务人员齐心协力下,疫情终将会过去,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刘世国主任说。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