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患者的康复福音
时间:2021-08-26 来源:信息部
家住阳逻街的朱大爷患有脑卒中,右侧肢体偏瘫,伴有严重的痉挛,近日,他在我院康复医学科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良好的治疗效果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也为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肉毒毒素解痉挛 精确制导显神威
今年1月份,朱大爷因脑部左侧大面积脑出血,病情危重,在武汉某医院手术治疗。因术后出血量过大,朱大爷的生命虽然得到延续,但右侧肢体肌力0级,严重偏瘫,同时伴有失语、吞咽困难、认知功能下降等各种功能障碍,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后期的生活质量。为了改善病情,6月初,朱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康复医学科,开始了康复治疗之路。
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头颅CT
经过2个多月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朱大爷肢体的肌力得到明显提升:右上肢肩肘肌力改善至2级,右下肢肌力4级,躯干核心肌肉的力量也大幅提升,可以独立完成各种体位变换和转移。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地鼓舞了朱大爷的治疗信心,但因脑卒中特有的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朱大爷卒中后一直伴有严重的痉挛,前臂旋前屈曲,手指屈曲,无法伸直,特别是下肢痉挛带来的疼痛和足内翻,极大地影响了肢体的协调性,使其难以进行精细活动,尤其在步行训练时,这种障碍表现得更为突出,给下一步康复治疗带来了困难。
治疗前,患者存在严重的足内翻和髋外展受限
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副院长张红利在了解患者情况后,要求神经康复组牵头,召开科内疑难病例讨论会,集思广益、科学论证,为朱大爷制定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案。经讨论,科室医生一致认为,解除下肢痉挛就是问题的突破口,但朱大爷的肌痉挛治疗较复杂:正在接受的物理干预治疗和牵伸技术,短时间内效果良好但不够持久;口服肌松剂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虽然可以较长时间改善肌张力,但中枢抑制作用明显,特别是朱大爷患脑积水,药物治疗易导致站立不稳和困倦嗜睡,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
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凡决定按照痉挛阶梯式诊疗方案,采取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改善患者肌痉挛状态,缓解因痉挛导致的疼痛,进而改善关节活动度,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精准注射治疗
7月13日,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组组长蔡孟良医师为朱大爷进行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治疗,在超声影像科专家的通力配合下,通过超声显像精准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后的第四天,朱大爷的小腿三头肌和髋内收肌群肌张力明显下降,痉挛得到改善,足内翻畸形和髋内收肌疼痛得到缓解,改善偏瘫步态效果明显,使后续的康复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治疗后,内翻畸形及髋外展均得到明显改善
此次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和新的突破。在超声影像的辅助下,肉毒毒素治疗定位更精准,大大提升了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解决了康复过程中的燃眉之急,为广大痉挛患者带来康复福音!
痉挛状态与肉毒毒素治疗
在临床中,痉挛状态非常常见,多见于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脑性瘫痪、脊髓损伤等,一般在发病后3-4周出现,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种表现。通俗一点,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表现。痉挛状态的症状包括肌肉紧张、肌肉痉挛、疼痛、肌肉疲劳,主要由肌肉群的激活和抑制失衡导致。
痉挛状态会使患者的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肢体无法达到应有的活动范围,随着痉挛状态的加重、肌张力的增高,肢体的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小,最后将导致骨和关节发生挛缩畸形,严重的痉挛状态还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中风患者的胳膊肘端着放不下来,手指扣在掌心打不开,严重时肘窝、掌心出汗不易清理,产生臭味,屈曲的指关节还容易出现皮肤破损;而行走时,由于足跟、足内侧不易放平,膝关节控制不足,踝背屈不足,导致行走时患侧下肢沿弧线摆动,呈画圈步态,导致行走不稳,迈步费力,容易摔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肉毒毒素作为一种局部神经化学阻滞药物,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抑制突触前膜对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注射适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痉挛的治疗,改善肌痉挛状态或缓解因痉挛导致的疼痛。但仅靠徒手定位注射容易造成部位不准确以至注入到正常肌肉之中,不仅容易引发肌肉功能的恶化甚至还会加剧肢体发生畸形。超声引导技术是一项新型肌肉注射定位技术,不仅具有无创伤、实时灵活和无痛苦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分辨率高、能够完整清晰显示患者靶肌肉以及周围神经血管,有利于更准确和安全地进行定位靶肌。
(撰文 | 蔡孟良
编辑 | 宣传部
审核 | 刘凡 周芹 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