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呼吸困难还有解决办法——激光蚀刻法改善气道动态塌陷
时间:2025-05-19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0岁的程爹爹被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有十余年。近半年来,他因咳嗽、喘息加重伴发热已住院4次,每次肺部CT均显示新发肺部感染。患者既往因患有冠心病,担心支气管镜检查风险,故一直采取输液治疗。
这次,爹爹又因双肺感染,并伴有右肺中叶和左肺下叶肺不张住进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高宝安、张海英两位主任详细查看患者病情,全面评估其全身状态后,耐心与患者沟通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
经患者同意后,高宝安主任为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左主支气管、右侧中间段气管存在过度动态狭窄,尤以右侧为甚,患者呼气时可见明显气道塌陷。在充分吸引清除右中叶及左下叶的痰栓后,医生采用激光蚀刻法对软化、塌陷的支气管膜部进行治疗。治疗后,膜部塌陷明显缓解,管腔增宽。术后,复查胸部CT显示,患者双肺不张均已顺利扩张,咳嗽、喘息症状得到很好改善。
“真没想到做支气管镜一点感觉都没有,睡一觉就做完了,效果还这么好!”程爹爹很是惊讶,“早知道这么舒服,我真应该早点接受治疗。”张海英主任解释道:“程爹爹,您频繁发热、罹患肺炎,很可能与气管狭窄有关,导致痰液不易排出,从而引起肺不张。长期肺不张会进一步损害肺功能。这次我们不仅清除了肺不张的痰栓,还对软化的气管进行了治疗,相信您以后的状态会好很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患者饱受呼吸困难的折磨。长期以来,医学界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小气道炎症和肺气肿的形成。然而,部分患者存在中央气道的异常动态塌陷,被称为COPD相关中央气道塌陷(ECAC)。这些患者长期忍受呼吸困难的困扰,即使接受氧疗、吸入剂等常规治疗,气道动态狭窄带来的呼吸不畅仍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
中央气道塌陷包括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BM)和过度动态气道塌陷(EDAC),常因慢性炎症、缺氧导致软骨细胞坏死、基质退化,气道壁失去稳定性;或因气道膜部弹性纤维减少、张力下降,在呼气时过度膨出入腔,形成功能性气道狭窄。患者因慢性气道炎症、慢性低氧、气道结构重塑等因素,更易促发中央气道软化和塌陷,进而发展为COPD相关中央气道塌陷。这类患者除呼吸困难外,在运动后、用力咳嗽或呼气时,常伴有窒息感或晕厥。同时,由于气道塌陷导致排痰困难,痰液潴留,易反复发生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传统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气道动态狭窄的效果有限。患者通过吸氧、使用吸入剂等方式改善效果不佳,病情往往持续进展,需要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气道支架植入,甚至外科手术干预。激光治疗过度动态气道塌陷,为呼吸科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医生通过支气管镜将安全剂量的激光精准照射到塌陷的气道壁,这种特殊激光可诱导病变部位产生温和的修复反应,促使气道上皮细胞逐渐形成更结实的“新皮层”,使原本软塌的气道膜部变得柔韧且具有支撑力。治疗全程无切口、不出血,能够有效缓解气道动态狭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目前,已有多位患者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通过激光蚀刻法治疗,摆脱了气道狭窄的困扰,重新拥抱自由呼吸的美好生活。未来,呼吸与危重症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探索更多创新治疗方案,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高宝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湖北中山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擅长呼吸介入治疗、肿瘤微创治疗,能开展呼吸内镜下所有介入诊疗操作,擅长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气道支架(含粒子支架)、安全T管等解决各种疑难、复杂、困难良恶性气道狭窄、气管-食道-纵隔瘘的封堵等,技术水平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硚口院区)
(文: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