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与养生(上篇)
发布时间:2017-10-12 来源:中医科
有关中医体质学的概念,所说纷纭,各有见解,以王琦教授的最受关注,指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学科。在遗传的基础上,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受环境影响,人群及人群个体的功能、结构以及代谢方面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状态,这些特殊状态常常决定了其生理及病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存在易感性和产生某些病变类型具有倾向性。
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患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体质九分法被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为行业标准。分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平和体质。
人的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先天禀赋决定人最初的体质,但伴随着年龄的变化,体质亦会发生变化。且男女体质也会趋向不同,男性多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女性多血瘀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人的体质也会受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疾病和药物的影响。饮食习惯不当会损耗体质,体质养生要注重生活调摄。
一、平和体质
拥有平和体质,一方面可以说是上天的厚爱,另一方面也说明后天个人的修为好。这种人不易生病,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即使生病了,也很容易治愈。应该说拥有平和体质的人是基础非常好的“健康人”。
二、气虚体质
气虚的表现: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证加重,舌质淡嫩,脉虚。易感冒,易疲劳。
食疗养生:宜摄入健脾益气的人参类,莲子,大枣,扁豆,山药,红薯,花生,党参,甘草。忌摄入散气耗气的山楂,橘皮,玫瑰,茉莉等。
常用穴位:足三里,气海,脾俞,中脘。
注意事项:避免过劳,劳则耗气。不能盲目减肥,尤其不能过度节食。关注情绪,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四季养生避风邪,顺四时而适寒暑。锻炼身体要轻缓,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阳虚体质
形体特点: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常见表现:平素多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润,脉象沉迟而弱。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多为寒症,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平素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易患失眠,骨质疏松,慢性结肠炎等。
食疗养生:忌食生冷,多吃温热。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之品如黄瓜、柿子、西瓜。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适当多摄入牛肉、羊肉、狗肉、鳝鱼、韭菜、辣椒、葱蒜、胡椒、生姜、菟丝子。同时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阳虚体质多盐饮食易引起肥胖、肿胀、小便不利、高血压。
食膳:当归生姜羊肉汤
精神养生:保持安静,培养“钝感”
起居养生:注意保暖,多做运动,早睡不贪凉,注意腰背部保暖。
四季养生:夏勿贪凉,冬宜温补,春夏养阳。
穴位养生:任脉之神阙、气海、关元、中级、申脉、涌泉,常用艾条灸脊背,捏脊。
四、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可以大致理解为缺水少水。阴液(水)一可濡润滋养,二可制衡阳热。
阴虚表现:形体瘦削,皮肤干燥,如果有内热也可以见到油性皮肤、官窍失养或干涩(比如耳鸣、眼睛干涩、咽喉干燥等)五心烦热,兴奋亢奋烦躁,口干,尿少尿黄,或者大便干结。心理特征为性情急躁,外向活泼,好动。易患结核,失眠,肿瘤等,感邪易热化。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阴虚体质基本方:六味地黄丸
饮食养生:多食水果,少吃辛辣。可适当摄入麦冬、百合、阿胶、海参、银耳、木耳、生地、核桃、黑芝麻、梨子、番茄、葡萄、荸荠、豆腐、鸭肉、兔肉等,少吃煎炸烤等。
起居养生:生活工作,有条不紊
四季保养:夏宜清凉,秋要养肺
余五类体质将于中医体质与养生(下篇)介绍……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5年,科室现有主任医师两名,副主任医师两名,拥有门诊和病房两个单元。门诊位于门诊大楼二楼,诊室两间,长期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副主任以上医师坐诊。病房位于诚信楼二楼,环境舒适,治疗手段齐全。并开设了中医老年病、中西医结合儿科、内分泌三个亚专业。
科室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并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均有良好疗效,特别对中风后遗症、眩晕、咳喘、心悸、胃脘痛、颈腰腿痛、月经不调等疾病更是得心应手,疗效甚佳。同时开展了针灸、艾灸、刮痧、中药穴位贴敷、拔罐、耳穴、中药熏洗、三伏贴、三九灸、督脉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本科门诊还设有保健咨询,代煎中药等便民服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