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养生——“养阴”还是“养阳”?
发布时间:2017-08-23 来源:中医科
2017年08月23日,丁酉年七月初二,今日处暑。《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处暑节气,应该“养阳”,还是“养阴”呢?
处暑知多少
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初候 鹰乃祭鸟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大意为鹰在感受到秋季来临之后,开始捕捉猎物,为接下来的迁徙补充能量。
二候 天地始肃
肃,萎缩之意。秋季为阴之始,自然界万物开始收敛肃降。处暑之后,炎热的暑季远离我们而去,阳气逐渐向内收敛,阴气逐渐旺盛,这是处暑期间的特点。而我们人体也应该随节气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三候 禾乃登
登者成熟也,处暑时节各种谷物、水果开始成熟。这种成熟便是长夏所主的土气所化而成。所以,秋季养阴所说的“阴”便是春季的生发,夏季的长极,长夏的传化而逐渐形成的。没有之前的积累,就没有现在的结果。
处暑养生
“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意思是处暑后,天气仍炎热,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虽说已入秋,但燥热的“秋老虎”威风依旧。所以处暑后,养生还应以“润燥”为主。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后燥气明显,肺易受伤,容易出现咳嗽、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症状。此时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天地万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机转向萧条冷落,加上秋干气燥,我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
而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咱们不妨约好友郊游、登高望远,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也可在早晚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散步、小跑、下棋等都是调节心情的有效方式。
因此,处暑期间仍然需要注意养阳,尤其是保护好脾胃的阳气。至于养阴,在脾胃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吃些应季的水果,晚上早睡不熬夜便可以了,不必刻意去吃一些百合、沙参、玉竹之类的养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