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性瘫痪
发布时间:2015-06-09 来源:信息部
针灸疗法的原则在于疏通经络 , 醒脑开窍 , 补益肝肾 , 振奋督阳。
取穴以督脉之大锥、命门、腰阳关、长强及肝经之太冲为主以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同时配合局部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 , 又与脑相通 , 在督脉上针刺可以清脑开窍 , 宁心安志。 太冲穴为肝经原穴,“五脏有疾 , 当取之十二原” , 主“胸胁支满 , „„终日不得太息” 。其中因阴虚阳亢者加劳宫,阳虚阴盛加涌泉;心脾不足者加心俞、脾俞;痰湿壅盛者加丰隆。同时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头部、四肢、躯干部穴位。头部采用靳三针疗法中的“头针四项”。《内经》言 : “脑为髓之海 , 其输上在于其盖”“气在头者 , 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 , 故针灸治疗取头部穴位为主。《素问 . 脉要精微论》说 : “头者 , 精明之俯也”,据“经脉所在 , 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其对治疗与脑有关的神志病有着肯定的作用。故选取四神针 (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 1.5 寸 ) 、智三针 ( 神庭和双本神穴 ) 、颞三针 ( 耳尖直上入发际 2 寸为第 1 针 , 第 1 针前后各旁开 1 寸为第 2 针、第 3 针 ) 、脑三针 ( 脑户和双脑空穴 ) 。上肢选穴:部分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为双上肢运动功能较差,主要表现在上肢精细动作较差,可选上肢手三针 ( 曲池、外关、合谷 ) 。下肢选穴:对于下肢痿软无力的脑瘫患儿可根据中医学的“治痿独去阳明”的原则取穴,主要以阳明胃经为主 , 配足三针 ( 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 。此外听力障碍配耳三针 ( 听宫、听会、完骨 ), 语言障碍配舌三针 ( 上廉泉及其左右各旁开 1 寸处 ) ,风府透哑门 , 智力障碍配手智针 ( 内关、神门、劳宫 ) ,足智针 [ 涌泉、泉中 ( 位于足趾关节与足跟连线中点 ) 、泉中内 ( 位于泉中穴向内旁开 0.8 寸 )], 注意力不集中配定神针 ( 印堂和双阳白 ), 颈、腰软弱无力分别配颈三针 ( 天柱、百劳、大杼 ) ,腰三针 ( 肾俞、大肠俞、委中 ), 大腿内收配股三针 ( 箕门、风市、伏兔 ), 尖足配踝三针 ( 解溪、太溪、昆仑 ), 癫痫配痫三针 ( 内关、申脉、照海 ) 。 针刺方法采用0.28mm × 25mm 毫针 , 按“虚则补之 , 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手法, 头部穴位沿皮平刺 , 体针多用直刺 , 每针均要求有根有神 , 体针留针 30 分钟 , 头针留针 1 小时 , 体针出针后 , 患儿可在家长或医务人员保护下活动 , 可主动活动或被动运动。每日针刺 1 次 ,4 个月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