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16岁“小胖墩”血糖飙升确诊糖尿病,内分泌专家助其成功“逆转”!

发布时间:2025-03-25 来源:内分泌科

年仅16岁的小张(化名)体重超200斤,本该是活力四射的年纪,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6mmol/L,一度陷入绝望。后经过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体重管理团队半年的科学干预,小张成功减重20公斤,血糖恢复正常,摆脱了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成功“逆转”糖尿病。

“才16岁就得了糖尿病?这辈子是不是完了?”入院时,小张因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就诊,得知诊断结果后,心理压力巨大。“像你这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有可能达到‘缓解’状态,即无需药物和胰岛素注射,血糖也能维持正常。”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注册营养师蔡莉鼓励小张,同时为其制定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采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并进行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指导。

出院后,小张定期找蔡莉医生复诊,两人也加上了微信。通过微信,蔡莉医生每天对小张的饮食进行指导,叮嘱他监测体重和血糖,并适时调整降糖药物。

曾经叛逆的小张,在蔡莉的耐心指导下,开始认真调整饮食结构,管住嘴、迈开腿,改变了以往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经过半年的科学管理,小张成功减重约20kg,内脏脂肪由158cm²下降至正常范围,空腹血糖从16mmol/L降至5mmol/L。此后连续半年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均在5.3%-5.6%之间,成功“逆转”了糖尿病。

“这并非奇迹,而是在医学指导下的可复制的科学之路。”蔡莉表示,过去人们常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这种观念已经过时。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减肥后,不仅血糖恢复正常,还摆脱了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此外,他们之前体检单上的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等异常指标也纷纷消失。尽管糖尿病家族史确实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但正如一位专家所说:“遗传因素只是在枪里装上子弹,真正扣动扳机的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的超重/肥胖。”因此,不必过于纠结家族史。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会盯上肥胖青年呢?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占比已达15%,其核心机制是内脏脂肪过多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当男性腰围超过90cm时,脂肪包裹的内脏会分泌炎症因子,直接破坏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小张的案例也印证了国际共识:减重10%-15%,糖尿病缓解率可达86%(该数据源自英国DiRECT研究)。

蔡莉提醒,如果患有糖尿病,与其焦虑内耗,不如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超重/肥胖或有“大肚腩”的糖尿病患者,可到该院肥胖代谢门诊就诊,评估是否有机会“逆转”糖尿病。此外,对于存在糖代谢异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标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同样有机会“逆转”。

这里强调一下,糖尿病缓解≠治愈,仍需保持警惕:

1、每月监测腰围(男性应<90cm)。

2、每半年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需<6.5%)。

3、严防“报复性饮食”。

如有相关疑问,请到内分泌科专病门诊:肥胖代谢门诊咨询。

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4:00-17:30

地点:仁和楼4楼425诊室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