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暖心故事】卸下心灵包袱,重沐爱的暖阳

发布时间:2025-07-11 来源:护理部

无声的抗拒

在神经外科病房特有的、混合着消毒水气息的安静里,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更显清晰。术后第三天的石阿姨静静地躺着,眼神黯淡无光。女儿小陈小心翼翼地将吹凉的小米粥递到母亲唇边,石阿姨却轻轻别过脸,枯瘦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被角,仿佛在无声地揉搓着内心巨大的不安与沉重。责任护士小郑放下输液盘,指尖轻触石阿姨的额头——烧虽退了,她的脸色却依然苍白如纸。小郑忧心地发现,从昨天到现在,石阿姨几乎粒米未进。一旁的小陈急得直跺脚,满眼是对母亲康复的焦灼。一股无形的阴霾,沉沉地笼罩在这对母女之间。

叙事解心结

经验丰富的小郑敏锐地察觉到,石阿姨的心头压着远超病痛的沉重。她轻轻拉过椅子,坐在床边,温和地询问。石阿姨终于哽咽着吐露了心结:她觉得自己成了女儿的“拖累”!看着女儿白天辛苦工作,晚上还要彻夜不眠、事无巨细地照顾自己,尤其是看到女儿为自己擦身时累得直不起腰的样子,那份愧疚像巨石般压得她喘不过气,连进食都成了负担。

“阿姨,您还记得吗?小陈小时候发烧,您抱着她跑急诊,急得鞋子都跑掉了一只……”小郑的话语轻柔,却精准地触动了石阿姨内心最柔软的回忆。她巧妙地引导着:“爱啊,就是这样一代代传递的。现在小陈照顾您,就像当年您照顾她一样,这是爱的‘反哺’啊!” 女儿小陈也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含泪倾诉:“妈,您忘了您在我坐月子时,天天起大早熬鲫鱼汤,手都被鱼鳞划破了好多口子?现在,就让我也这样照顾您一次,给我一个‘报恩’的机会,好吗?” 这一刻,爱的暖流开始悄然融化那块冰冷的“巨石”。

回忆燃希望

感受到石阿姨情绪的松动,小郑趁热打铁,用康复中的闪光点来鼓励她。“阿姨,您知道吗?您做的踝泵运动,比隔壁年轻小伙子都标准!特别棒!” 这句话让石阿姨想起了在女儿夸张的掌声中,自己跟着康复视频努力练习勾脚的情景,一丝久违的笑容终于浮现在她苍白的脸上。看着女儿眼下的乌青,石阿姨心疼不已。当小郑再次递上温水时,她终于抿了一口。在女儿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她轻轻点了点头,郑重地答应:“好,妈好好吃饭,早点好起来。”

感恩延希望

几天后,康复出院的石阿姨气色红润,精神焕发。临行前,女儿小陈激动地拉着护士小郑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郑护士,多亏了您!我妈放下了心里的包袱,现在吃饭可积极了,恢复得特别好!”她将一封手写的、字字情真的感谢信郑重地交到小郑手中。小郑微笑着将这承载着感动与信任的信件,仔细夹进科室那本厚厚的“暖心故事本”。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中,石阿姨那句朴实却充满哲理的话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原来心里的包袱,放下了,就能变成女儿手心里的暖宝宝。”

在这个神经外科病房里,专业的治疗守护着生命,而这份源自理解、沟通与无私亲情的爱与关怀,如同穿透阴霾的温暖阳光,不仅驱散了患者心头的沉重,更照亮了康复之路,让希望与温暖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延续。这,正是医疗温度最动人的注脚。(文:神经外科 护师 郑思源)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