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科学康复,健康运动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康复医学科

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但错误的运动方式也可能带来关节损伤、肌肉拉伤等风险。如何科学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您全面解析。

28岁的王先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长期跑步后出现足底疼痛,严重影响跑步成绩,甚至需要服用止痛药。经诊断为长跑运动员常见的足底筋膜炎。在康复医学科行两次冲击波治疗和运动指导后,王先生跑步时疼痛明显缓解,重拾运动乐趣。

32岁的李先生在搬家上下楼梯时不慎扭伤膝盖,自行热敷两个月未见好转。来康复医学科就诊后,经检查诊断为半月板后角损伤。经过一段时间的理疗与运动训练,李先生膝盖疼痛明显好转,下蹲自如。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及紧急处理

1、肌肉拉伤

原因: 热身不足、动作过猛或过度拉伸导致肌纤维撕裂。

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处理: 立即停止运动,遵循“RICE原则”处理(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24小时后可热敷促进恢复。

2、关节扭伤(如踝关节)

原因: 关节过度扭转,韧带损伤,常见于篮球、跑步等运动。

处理: 急性期冰敷减少肿胀,加压固定后及时就医检查;恢复期结合平衡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

3、肩袖损伤

高发人群: 中老年人及反复进行肩部外展运动者(如游泳、举重)。

处理: 急性期需制动,疼痛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慢性期通过肩袖肌力训练和理疗恢复功能。

4、骨折与脱臼

处理: 禁止自行复位!用夹板或绷带固定患肢,避免移动,立即送医。

5、开放性擦伤

处理: 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碘伏消毒,预防感染;深伤口需及时缝合。

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冷/热疗: 急性期(48小时内)冷敷止血消肿;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红外线/电磁疗法: 改善深层组织代谢,缓解慢性损伤疼痛。

2、康复训练。针对性增强肌肉力量(如股四头肌训练预防膝损伤)和关节稳定性、结合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恢复踝关节功能。

3、手术与微创治疗。严重韧带断裂(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肩袖撕裂等可能需要关节镜手术修复,创伤小、恢复快。

4、心理支持与科技辅助。虚拟现实技术帮助患者模拟运动场景,重建信心。

预防运动损伤的六大关键

1、充分热身与拉伸:运动前动态热身提高肌肉温度,运动后静态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2、科学训练计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结合个体差异定制个性化方案。

3、加强易伤部位训练:膝关节周围肌群强化、肩袖稳定性训练。

4、穿戴防护装备:护膝、踝关节支具等可减少冲击力,降低损伤风险。

5、环境与装备检查:选择平整场地,定期更换磨损的运动鞋。

6、重视疲劳管理:避免连续高强度运动,及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肌肉痉挛。

康复医学科温馨提示

运动损伤的预防胜于治疗!若不幸发生损伤,请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康复计划,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将为您提供个性化评估与治疗,助您安全重返运动。

专家简介

张俊洁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专业硕士、资深康复治疗师

诊疗专长:运动损伤三级预防,骨科术后阶段性康复,慢性运动功能障碍整合干预。脊柱及四肢骨关节疾病的非手术治疗,骨科及运动损伤术后康复评定与治疗。

(文:张俊洁、陈熠路)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