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双镜合璧攻克食管疑难杂症 多学科协作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5-08-12 来源:胸外科(血管外科)

近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胸外科(血管外科)成功为两名慕名而来的疑难食管气管瘘患者实施了双镜下(消化内镜、气管镜)食管气管瘘微创封堵术,该手术作为单位新业务新技术,标志着医院在复杂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来自湖南岳阳63岁的马师傅和湖北安陆68岁的郑师傅,两个月前均因在外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后,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导致患者呛咳、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患者慕名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寻求治疗。

马师傅瘘口直径达8×8mm,堪称"隧道型"瘘口;郑师傅则面临隐匿瘘口定位难题。此类复杂病例传统治疗需开胸手术,而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及胸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创新采用"消化内镜+气管镜"双镜定位技术,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为两名患者置入封堵器。术后,患者呛咳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在第一时间拔除十二指肠营养管,恢复经口进食,顺利进入下一步康复阶段。

食管气管瘘(Esophagotracheal Fistula,简称ETF)是食管与气管或支气管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导致两者之间出现病理性连通。这种疾病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如创伤、感染、肿瘤等)引起,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食管与气管原本是“邻居”,中间仅隔一层薄膜。晚期食管癌患者因手术,肿瘤侵蚀、放化疗后组织坏死,可能导致这层薄膜破损,形成异常通道(瘘口)。食物通过瘘口进入肺部,轻则引发呛咳、肺炎,重则导致窒息或脓毒血症,死亡率极高。

专家提醒,这些症状需警惕气管食管瘘:1、进食/饮水后突发剧烈咳嗽;2、反复发热、咳黄绿色脓痰;3、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4、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呼吸衰竭。

术后护理同样关键。患者需按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密切观察腹胀、排便排气情况;鼓励患者适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卧床者要定时翻身,防止压力性损伤;医护人员还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疼痛明显时合理使用镇痛药,若患者出现高热、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护。

此次双镜下食管气管瘘微创封堵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疑难病症患者带来了进食自由的新希望,更充分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强大优势和重要作用。(文:张颖、陈健、肖念)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