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42天:多学科协作跑赢“心死神” 医护团队创生命奇迹
发布时间:2025-10-28 来源:心血管内科

“是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抢了回来!”10 月下旬的武汉秋意渐浓,可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的门口却暖意融融。患者徐大哥手捧两面鲜红的锦旗,眼眶通红,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哽咽,将锦旗郑重交到医护人员手中。锦旗上绣的 “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精心护理情暖人心”,字字句句,都是他对这群 “救命恩人” 最真挚的感谢。
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前,徐大哥还在与死神赛跑。时间拨回到2025 年 9 月 13 日,被 “爆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缠身的他,生命体征微弱,紧急转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CCU。“患者情况太危急了,多耽误一秒,危险就多一分。” 急诊科主任唐碧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面对瞬息万变的病情,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即刻打响。急诊科主任唐碧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昌,副主任张璟轶、张明,护士长李琼第一时间集结,迅速启动 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心血管内科、急诊科、超声影像科相关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多学科力量拧成一股绳,一场跨科室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最终,他们决定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应用的模式,为徐大哥装上了生命的“三重防护盾”,在死亡边缘为他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
上机支持的日子里,心血管内科专门组建救治小组,成了徐大哥身边 24 小时不打烊的 “守护队”。护士们每隔几分钟就会查看一次生命体征,医生们则守在设备旁,紧盯着每一个跳动的参数。救治小组的护士说,那些天里大家几乎没怎么合眼,每天最关心的就是患者的病情。
五天五夜的不眠不休,终于换来了转机。随着治疗的深入,徐大哥的心功能一点点好转,当医生宣布可以撤离ECMO 时,救治小组的每个人都非常高兴 —— 这是用坚守换来的希望。之后,随着肺水肿缓解、体内环境稳定,徐大哥又陆续脱离了 IABP、CRRT 的支持,从卧床不起到能轻声说话,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让医护人员满心欢喜。
42 天,1008 个小时。从危急重症到痊愈出院,徐大哥的康复之路,每一步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陪伴与付出。出院当天,他特意绕到 CCU,想再看看这群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谢谢你们这些天的照顾,是你们让我重新活了过来。” 他紧紧握着医生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无尽的感激,眼中闪烁的,是劫后余生的光芒与对生活的重新期盼。
“这不是一个人的胜利,是整个团队的功劳。” 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昌说,从精准诊断到多器官支持,从感染防控到营养搭配,再到后期的康复指导,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而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不仅成为医院救治爆发性心肌炎的成功范例,更彰显了医者 “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的初心。(文:李琼)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