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告别“难言之隐” 生物反馈助老年人重拾顺畅生活

发布时间:2025-08-12 来源:消化内科

“太感谢了,现在每天早晨喝杯温水后就有便意,五分钟就能解决,我终于敢和老姐妹们去公园晨练了!”曾经严重便秘的李奶奶现如今激动地拉着护士的手表示感谢。

75岁的李奶奶饱受便秘之苦长达八年。“每次上厕所都像打仗,一蹲就是半小时,肚子胀得吃不下饭,吃了泻药又肚子绞痛……”曾经开朗爱跳舞的她,因顽固性便秘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害怕出门。李奶奶的症状是典型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每周排便少于2次,粪便干硬,排便费力且总有排不尽的感觉。

李奶奶曾尝试过各种方法,效果却始终短暂且不稳定。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后,肠道产生了依赖,不服药就无法排便,还出现了腹胀腹痛等新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李奶奶住进了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为李奶奶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其便秘的原因主要是由盆底肌协调障碍引起——排便时本应放松的肛门括约肌反而反常收缩,形成功能性“梗阻”。针对这一情况,医院为其量身定制了生物反馈治疗方案。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李奶奶惊喜地发现排便不再那么费力,上厕所的时间也越来越规律。经过9次生物反馈治疗后,李奶奶已经彻底摆脱药物,上厕所终于不再是难题了。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的非药物、无创行为疗法。它通过高灵敏度传感器采集患者肛门直肠部位的肌肉电活动和压力变化,将其转化为直观的图像或声音信号,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就像为患者提供一面“生理镜子”,让原本难以感知的盆底肌肉活动变得可见、可懂、可调控。

哪些人适合生物反馈治疗?

1、长期功能性便秘(每周自发排便<3次,排便费力)

2、盆底肌协调障碍(排便时肛门不能放松或矛盾收缩)

3、轻中度大便失禁

4、对泻药依赖或疗效不佳者

治疗效果保障要点

1、坚持完成疗程:一般需10-15次训练,每周2次。

2、配合家庭训练:每日按指导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

3、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同步调整饮食和排便习惯。

老年便秘患者的健康指南——防大于治,科学管理

科学饮食,润肠通便

1、高纤维食物:多吃糙米、燕麦、玉米、红薯;蔬菜选芹菜、菠菜、西兰花;水果推荐火龙果、猕猴桃、苹果(带皮吃)。

2、辅助通便食物:蜂蜜水(晨起空腹饮用)、坚果(杏仁、核桃)、银耳、海藻。

3、益生菌与发酵食品:酸奶、泡菜、味噌调节肠道菌群。

4、忌口提醒:少辣椒、酒精、咖啡;避免精细加工食品。

5、饮水公式:每日饮水量≈体重(kg)×30ml+运动额外补水,晨起喝200ml温水刺激排便。

生活指导

1、规律排便:晨起或餐后2小时固定排便,即使无便意也尝试5分钟,建立生物钟。

2、科学姿势:蹲姿排便更顺畅;若用坐便,脚下垫15-20cm板凳模拟蹲姿。

3、运动助力:每日快走、游泳,或做凯格尔运动。

4、按摩腹部:餐后1小时顺时针按摩腹部。

5、心理调节:压力大时深呼吸、冥想,避免焦虑。

避开误区

1、香蕉通便?未成熟的香蕉含鞣酸反而加重便秘,选熟透香蕉。

2、依赖泻药?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肠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多喝水就行?光喝水不够,需结合纤维摄入和运动。

便秘不是“难言之隐”,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改善的健康问题。调整饮食、规律生活、及时就医,您和家人一定能找回轻松排便的快乐。如有疑问,欢迎咨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消化科医护人员,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帮助。(文:王桃芳)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